报告之一:孙旭平 “π-Rich Micro/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t Sensing Applications ”
报告之二:郏建波“水质监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
报告之三:李壮“从源头解决污染,改善生活环境”
2014年6月10日上午和下午,中科经理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孙旭平研究员、郏建波研究员和李壮研究员应我司邀请,在方荫楼五区五楼威廉希尔学院会议室5513分别做了做了题为《π-Rich Micro/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t Sensing Applications》、《水质监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从源头解决污染,改善生活环境》的三场精彩学术报告。我司部分师生参加报告会。
会上,孙旭平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新型富π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表征和荧光传感应用,以其课题组在碳基材料、共轭高分子、配位聚合物、有机分子组装等方面的工作为例,鼓励同学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有持之以恒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孙旭平研究员曾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入选吉林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在国际核心SCI杂志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 Small, Anal. Chem.等发表论文100多篇,总引110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1项为美国发明专利)。
郏建波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以重金属离子传感器、溶解氧DO传感器和化学需氧量COD传感器为例介绍了水质监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环境水样中的实际监测应用;他在Anal. Chem.、Chem. Commun.、J. Phys. Chem. C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总他引1300多次,H指数2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为日本发明专利)。
李壮研究员则以风趣又不乏严肃的方式从如何变废为宝、解决“厕所”污染之困提出了自己“零污染、零感染、零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的的方案和超前理念,这也是他近年负责的973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水污染物检测与治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基于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发展高效、快速、智能检测表征系统的新原理、新方法”工作的新进展。他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研究工作不能局限在书斋和实验室,应该放眼到外界更广阔的天地里。从事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生存环境,解决国家、人民切身相关的实际问题。李壮研究员曾为德国Jena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细胞和电子显微学实验室客座科学家,提出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制作基因组DNA高分辨物理图的概念、组织研制了高效节水渗灌溉、提出利用纳米点样笔技术和纳米粒子搬动技术,最近提出了从源头解决污染,改善生活环境的方案。发表论文、会议论文200多篇,专著4部4章;申请专利20项。
三位研究员演讲风格各不相同,研究内容千差万别,到会老师和同学们都认真聆听着,仔细记录着,用心思考着。在每位专家报告完毕,还针对师生的提问予以了认真的解答。会场充满着浓郁的学术氛围。这次讲座使我司师生受益匪浅,既了解到科学研究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又能结合实际思考问题,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对科学研究充满信心,三位研究员的详细讲解、透彻分析对我司分析化学、材料化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整个报告在热烈的掌声圆满结束。